进入30岁以后,许多女性都会为面部“斑点”而烦恼。虽然都称为“斑点”,但实际上种类繁多,其成因及适用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即使外观相似的斑点,也存在通过激光治疗有效的类型,以及反而会因激光治疗而恶化的类型。
因此,首先正确辨别自己斑点类型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美容外科专科医生的专业视角,解析常见斑点类型的特征与辨别方法、适用的治疗方法(对策),以及避免误诊的关键点和治疗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主要斑点类型及特征
通常被称为“斑点”的常见类型包括以下5种:
- 老年性色素斑:又称“日光黑子”。即因年龄和紫外线引起的典型斑点。
- 脂溢性角化症:又称“老年性疣”。呈隆起状的良性肿瘤。
- 雀斑:又称“雀卵斑”,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细小斑点状斑点。
- 肝斑:主要与女性激素或刺激有关,呈左右对称的浅褐色斑点。
- 后天性真皮黑色素细胞增生症:简称“ADM”。由于真皮层存在黑色素细胞而形成的青灰色至茶褐色斑点(过去曾被称为迟发性双侧性太田母斑)
尽管外观相似,但这些斑点在成因、性质及适用的治疗方法上均存在差异。此外,一个人皮肤上同时存在多种类型斑点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以下将详细探讨各类斑点的辨别要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老年性色素斑(日光性黑子)
【特征与辨别方法】
老年性色素斑是人们提到“斑点”时首先联想到的典型类型。通常从40岁以后开始增多,易出现在长期暴露于阳光的部位,如颧骨、太阳穴、鼻梁、手背等。形状为硬币状的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从浅棕色到深棕褐色不等,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表面与皮肤基本平坦,无凹凸,轮廓相对清晰。
随着年龄增长,数量和大小会增加,若不加以处理,斑点会逐渐变深变大。虽然主要出现在日光暴露部位,但偶尔也会出现在腹部等日光难以照射的部位。与老年性色素斑易混淆的类型包括:较小且颜色较浅的类型(※年轻型日光黑子)以及部分隆起的脂溢性角化症。尽管在老年人中极为罕见,但与外观相似的皮肤癌(如恶性黑色素瘤)混杂的可能性也并非完全没有,因此切勿自行判断而忽视,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
【原因】
主要原因是长期紫外线损伤和年龄增长导致的皮肤变化。紫外线会激活表皮的黑色素细胞(色素细胞),导致黑色素过度生成并积累,同时细胞老化现象也会引起黑色素细胞和角化细胞的增殖异常。这种积累的损伤在40岁以后开始显现,即老年性色素斑。
【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
老年性色素斑的激光治疗非常有效且常见。主要采用Q Switch YAG Laser,通过选择性破坏黑色素色素来去除斑点。通常一次照射后会形成痂皮,1至2周后脱落,斑点会变淡。浅层斑点可能一次即可消除,但深色或范围较广的斑点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激光治疗后可能暂时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皮肤防御反应引起的暂时性色素沉着),但通常数月内会逐渐改善。为预防复发,必须严格做好防晒措施。除了使用防晒霜外,还需佩戴帽子、使用遮阳伞,并通过适当的护肤措施来维持治疗效果,防止新斑点形成。对于轻度斑点,可通过氢醌或维A酸等医疗用外用药物逐渐淡化,但若希望彻底去除,则推荐激光治疗。
脂溢性角化症(老年性疣)
【特征与辨别方法】
脂溢性角化症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俗称“老年性疣”。乍看之下类似色斑,但颜色从肤色到棕色、黑色不等,表面略微隆起呈疣状、粗糙是其特征。大小多为数毫米的小型,但也有直径达1~2厘米以上的较大病例。触摸时可感受到凸起的阻碍感,外观类似蜡烛滴落凝固后的“粘附状”。
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的面部、头部、颈部及手背等部位,但20~30岁的年轻人群中也有发生。此外,原有的老年性色素斑随时间推移逐渐隆起并转化为脂溢性角化症的案例也存在。
鉴别方法上,若原本平坦的色斑出现局部隆起,或伴有明显隆起和粗糙感,则提示脂溢性角化症的可能性较高。颜色方面,老年性色素斑通常呈均匀的棕色,而脂溢性角化症的颜色则从与周围皮肤颜色相近的浅棕色到黑色不等,边界也可能略显模糊。
通常无自觉症状,但偶尔发生炎症时可能出现红肿或瘙痒。外观相似的病变包括隆起性痣(良性母斑)及部分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特别是突然增大或颜色不均、斑驳的病变,需及时就医进行鉴别诊断。
【原因】
脂溢性角化症的主要病因也是紫外线引起的光老化损伤的累积。长期暴露于日光下,皮肤细胞在基因水平上积累损伤,随着年龄增长,角化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病变发生。因此,该病易发生于日光易照射部位(如面部、头皮、手背等)。然而,也有不与紫外线相关、躯干(腹部、背部)多发病例,或年轻时即多发的情况,部分病例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有关。
【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
脂溢性角化症本身为良性,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为了改善外观或防止因摩擦引发炎症,有时会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冷冻凝固(液氮)及切除手术等。其中,笔者推荐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蒸发切除术,该方法可精准去除病变部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激光去除通常可一次性彻底清除,且复发率低,是一种优越的治疗方法。治疗后需持续进行防紫外线措施以预防复发。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新的脂溢性角化症,但已去除的病变在同一位置再次出现的概率极低。
雀斑(雀卵斑)
【特征与辨别方法】
雀斑主要在儿童期至青春期出现,表现为小型棕色斑点(色素斑)。具有较强的遗传倾向,常见于皮肤较白的人群。典型表现为从两侧颧骨下方延伸至鼻部区域,呈左右对称分布,直径1~5毫米左右的淡褐色小斑点密集散布。幼年时期斑点较浅且不明显,至青春期后逐渐增多并加深,10~20岁时达到最浓密和明显的阶段。
进入中老年后,斑点颜色可能有所减淡。分布主要集中于面部,但严重病例可能蔓延至手臂或背部等部位。值得注意的是,发际线和眼睑附近较少出现斑点(因这些部位较少暴露于阳光下)。斑点颜色为均匀的浅褐色,形状为小型点状,边界相对清晰。
与老年性色素斑的区别在于,雀斑的发病年龄较早(幼年期至10岁左右),呈无数散在分布,且随日光暴露而增减。另一方面,20岁以后出现的散在性细小茶色斑点,也可能是小型老年性色素斑。雀斑与日光黑子可通过发病时间和扩散范围大致区分,但也有外观相似的案例。两者的治疗方法均可采用激光治疗,因此不会造成重大障碍。雀斑本身为良性,对健康无害,即使在青春期后变得明显,也倾向于随年龄增长而变淡,因此若不介意,无需必ず进行治疗。
【原因】
雀斑是一种遗传性色素异常症。若父母或亲属有雀斑,则可能因遗传体质而自幼年时期就开始出现。此外,由于女性较多,且常在青春期或怀孕后变得明显,因此也指出与女性激素有关。
然而,最大的诱因是紫外线。日晒往往会导致新的雀斑增多或原有雀斑加深。雀斑的色素细胞对紫外线防御能力较弱,容易迅速产生黑色素,因此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雀斑不断加深。
【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
雀斑对激光治疗和光子治疗(IPL)反应良好,可有效淡化。特别是Q Switch YAG Laser与雀斑治疗相容性良好,因其能在短时间内粉碎黑色素,对皮肤的负担较小且效果显著。治疗后会暂时形成结痂,但1~2周后结痂脱落,色素会变淡。对于面部广泛分布的众多雀斑,可采用IPL(如PhotoSilk Plus)进行大面积一次性照射以淡化色素的方法也较为有效。
需注意的是,雀斑易复发。即使激光治疗后暂时消失,若持续暴露于紫外线,数年后可能再次出现新雀斑。不过,若治疗得当,雀斑通常不会在短期内明显复发。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是严格使用防晒措施。
日常应使用高SPF值的防晒霜,外出时佩戴帽子等,将防紫外线措施养成习惯。此外,与肝斑等其他斑点进行鉴别也至关重要。面颊上广泛扩散的浅棕色暗沉可能是肝斑,若对肝斑使用激光治疗会导致病情恶化。若对自身斑点是否为雀斑存在疑虑,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肝斑
【特征与辨别方法】
肝斑多发于30至40岁女性,以颧骨周围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浅褐色斑点。颜色类似皮肤暗沉的浅褐色,边缘模糊不清是其特征。有时呈地图状扩散,边界不明显,因此在镜中观察时会给人整个面部暗沉的印象。形状呈现为大片模糊的斑点状,与其他斑点不同的是,它具有一定的面积而非小点。
典型部位为双颊,但也可能出现在额头发际线附近、口周或鼻下。另一方面,肝斑不会出现在眼睑或眉毛发际线处,这也是其特征之一(若该部位出现斑点,则需怀疑后述的ADM)。肝斑具有高度的左右对称性,通常在两侧相同位置和大小出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至40岁,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年龄增长,斑点会自然变淡。
男性虽少见但并非完全没有。肝斑是难以辨别的斑点之一,可能与老年性色素斑等其他斑点混杂,或与ADM(后述)极为相似。实际上,由于其在面颊两侧对称性出现的特质,常被误认为ADM(后述)。然而肝斑与摩擦及激素密切相关,且边界模糊,因此通过经验可进行区分。由于业余判断较为困难,建议由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进行诊断。
【原因】
肝斑的具体成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女性激素水平的波动以及外部刺激引发的炎症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妊娠或口服避孕药使用导致的激素平衡变化被认为与肝斑的发生和加重有关。此外,肝斑在男性中极为罕见,且绝经后症状会减轻,这些现象均暗示其与女性激素存在关联。
另一方面,紫外线、不适当的护肤(如用手用力搓洗脸部、过度使用强效去角质产品等)、不适合的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刺激,以及斑点治疗中的激光照射本身也可能作为外部刺激诱发或加重肝斑。脸颊较高部位容易晒黑,且在洗脸或化妆时容易受到摩擦,因此是肝斑易发部位。简而言之,肝斑被认为是由激素因素、紫外线和摩擦刺激共同作用引发的复杂性皮肤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肝斑”这一名称与肝脏疾病并无直接关联,其名称源自传统中医认为肝脏功能失调会表现在面部上的理论。
【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
治疗肝斑时需特别注意其与其他色斑的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强激光照射是禁忌。与老年性色素斑不同,若使用高功率激光烧灼,肝斑可能反而加重或反复发作。笔者推荐的肝斑治疗首选方案是称为“激光调色”的低功率激光反复照射法。该方法通过以较低功率照射Q Switch YAG Laser等设备于面部整体,逐步淡化色素。
此外,同时进行维生素离子导入可提升治疗效果。此外,建议在激光调色和维生素离子导入的同时,口服氨甲环酸。同时,防止肝斑恶化的护肤措施至关重要。具体而言,需严格做好防晒措施(每日使用SPF/PA值较高的防晒霜),洁面和卸妆时避免摩擦皮肤,保持充足保湿以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即使仅通过尽量避免摩擦和刺激的生活习惯,肝斑也有可能得到改善。
总体而言,肝斑难以“一蹴而就”消除,属于需要通过长期护理逐步改善的色斑。患者自身也需学会与肝斑共处,坚持不懈地进行治疗与自我护理至关重要。
ADM(后天性真皮黑色素细胞增多症)
【特征与辨别方法】
ADM是“Acquired Dermal Melanocytosis”的缩写,指在日本人等东亚人群中常见的脸颊青紫色斑点。多发于20至30岁年龄段,双颊出现棕褐色至灰青色的斑点状色素斑,大小多为直径1至5毫米的小斑聚集而成。分布主要集中于颧骨较高部位,且呈现左右对称性,与肝斑易混淆,但ADM的色调较肝斑更深且带青色调,这是其显著特征。
此外,ADM还可能出现在眼睑、额头、鼻部、颞部等部位。与肝斑不同,ADM的斑点轮廓相对清晰。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区分肝斑与ADM可能较为困难,但随着经验积累,诊断通常较为容易。实际上,肝斑与ADM混杂的病例也较为常见,甚至可能出现ADM叠加于肝斑之上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照片对比可发现ADM的颜色比肝斑更深且呈斑点状,此外,若在肝斑典型部位(如眼周、下眼睑至上颌、鼻翼部)也出现斑点,则更可能是ADM。ADM本身并非先天性,而是属于青春期后出现的“痣”的一种。此外,ADM这一名称较为常见,但过去也曾被称为“迟发性双侧性太田母斑”。
【总结辨别要点】
ADM通常在20岁左右出现,表现为青灰色调的脸颊斑点,与其他斑点在色调上存在差异,且与肝斑相比,其轮廓更为清晰,这是鉴别的关键。然而由于其常与肝斑相邻出现,容易被误诊,若误诊可能导致“斑点无法消除”的错误治疗,因此需特别注意。
【原因】
ADM是由于黑色素生成细胞侵入皮肤真皮层(通常不存在黑色素细胞的深层)所致。为何原本应存在于表皮的黑色素细胞会转移至真皮层,其明确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由于ADM并非先天性,而是在青春期后出现,因此推测可能是青春期激素变化或日晒等诱因导致黑色素细胞迷入真皮层。部分研究指出遗传因素也可能相关,家族中存在ADM的案例也有报道。ADM可视为一种后天性斑点,因其存在于皮肤深层,因此即使放任不管也不会自然消退。此外,紫外线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与其他斑点一样,防晒护理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与对策】
目前仅激光治疗被认为对ADM有效。由于ADM的黑色素位于真皮层而非表皮层,因此需要使用Q开关钇铝石榴石激光(Q Switch YAG Laser)以长波长高输出模式进行照射。光子嫩肤(IPL)或外用/口服美白药物均无法达到治疗效果。激光照射后,ADM的治疗过程具有独特性,需注意效果显现需要时间。
照射后1~2个月内外观几乎无变化,约3个月后颜色开始逐渐变淡,最终效果显现可能需要约1年时间。因此,若因未见效果而急于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激光治疗,反而可能增加色素沉着加重或色素脱失等副作用的风险。需严格遵循医生指示,间隔适当时间耐心持续治疗是成功关键。一般而言,每3个月进行数次(约3次)激光治疗后,色素沉着会显著减轻。
若ADM经适当治疗后色素沉着已减轻,通常不易复发。但若真皮层残留未完全清除的黑色素细胞,可能再次出现色素沉着。因此,为彻底消除色素沉着,有时需进行追加照射。
此外,当ADM与肝斑、老年性色素斑混合存在时,治疗的顺序和方案需由专科医生判断。例如,对肝斑较深的患者使用ADM治疗的激光可能导致肝斑恶化,反之,仅对ADM进行治疗而忽视肝斑,ADM部分仍可能残留。
对于多处色斑的情况,切勿急于一次性完全去除,应先稳定肝斑再针对ADM进行治疗等,需制定计划逐步推进。无论如何,切勿自行判断,必须在专业医疗机构接受适当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
斑点辨别与误诊预防要点
斑点种类繁多,自行辨别时可能存在困难。特别是肝斑与ADM、老年性色素斑与脂溢性角化症、雀斑与小型日光黑子等组合极易混淆。若误诊并采取错误治疗,可能导致疗效不佳或病情恶化,因此需特别注意。例如,若将肝斑误认为老年性色素斑并使用强激光治疗,可能导致肝斑加重并加深颜色;反之,若将ADM误认为肝斑仅通过口服或外用药物观察病情,ADM几乎不会变淡。
此外,老年人群面部深色斑点中,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混有恶性黑色素瘤等皮肤癌。与普通斑点相比,颜色深黑、形状不规则,或在短时间内大小发生变化的斑点需特别注意。切勿因误以为是普通斑点而忽视,导致实际为皮肤癌的情况发生。如有异常症状,请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斑点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30岁以上的女性中,肝斑与日光性黑子混杂的案例较为常见。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例如在护理肝斑的同时,对日光黑子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切勿自行判断或仅依赖市售乳液进行护理。在未进行适当诊断的情况下进行强力剥离或接受美容医疗,可能导致斑点恶化。首先应到可信赖的医疗机构接受诊察,明确斑点的性质,这是实现美肌的捷径。
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复发、费用注意事项
选择斑点治疗时,了解复发风险、治疗次数及费用也至关重要。
复发风险
不同类型的斑点复发倾向各异。老年性色素斑一旦通过激光去除,同一位置复发的可能性较低,但若忽视防晒措施,新斑点可能在其他部位出现。脂溢性角化症治疗后同一位置复发的可能性极低,但随着年龄增长,其他部位可能出现新斑点。
雀斑因体质原因容易新生,治疗后也可能在数年内逐渐复发。不过通过适当的防晒措施可将复发风险降至最低。肝斑受激素和生活习惯影响,即使治疗后变淡,也容易因日晒而复发,完全消除较为困难。ADM属于真皮层的色素沉着,若治疗彻底则复发率低,但若治疗不完全,残留色素可能再次显现。
所需治疗次数
老年性色素斑通常一次激光治疗即可去除,但颜色较深的可能需要2~3次照射。脂溢性角化症基本可通过一次激光照射去除。但若病灶较多,可能需分次治疗。
雀斑因分布于面部广泛区域,可采用IPL等技术分次治疗大面积区域,或对颜色较深的局部进行多次斑点照射。
肝斑属于长期治疗,需持续服用氨甲环酸数月至一年以上,并根据情况多次重复激光调色治疗。
ADM需如上所述,每隔数月进行数次(约3次)激光治疗。由于治疗效果显现需要时间,因此需要耐心坚持复诊。
其他注意事项
色斑治疗后,治疗部位可能暂时变深、出现红肿或结痂。这是治疗过程中必要的反应,无需担心,但术后护理至关重要。需严格遵循医嘱,包括每日涂抹防晒霜、使用处方药膏、避免强行撕扯结痂等。尤其激光治疗后若暴露于紫外线,易引发严重炎症后色素沉着,因此必须严格防晒。
此外,需明确斑点治疗属于自费项目,不纳入保险范围。建议在治疗前确认总费用的大致估算,以确保安心。随着激光设备的进步,治疗时间已缩短且疼痛感减轻,但若感到不安,也可考虑配合使用麻醉膏。无论如何,请在治疗前向医生咨询所有疑问,并在充分理解后接受治疗。
总结
若因色斑困扰,首先应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接受适当诊断。经验丰富的医生会根据色斑类型提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自行护理或使用市售药物存在局限性,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医疗机构不仅提供激光治疗,还会根据肤质和生活方式制定综合护理计划。
特别是像肝斑这样敏感的斑点,需要专业知识,而像ADM这样特殊的斑点也只能在医院治疗。此外,如前所述,为了避免错过与斑点外观相似的皮肤癌,专业医生的检查更为可靠。斑点如果得到适当处理,一定能改善。然而,如果不区分类型就尝试错误的方法,不仅会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导致症状恶化。
对于30岁以上的女性而言,斑点治疗是抗衰老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建议您在值得信赖的医生指导下接受准确的诊断,并根据自身斑点情况开始最适合的护理方案。与医生紧密合作,实现拥有无斑点、明亮肌肤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请不要独自承担烦恼,欢迎随时咨询专业人士。
作者:元神賢太
青山赛俪丝医院/船桥中央医院院长/医疗法人社团赛俪丝理事长。1999 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 日本外科学会认证外科医生。 美容外科医师资格(日本美容外科学会)。 美容外科医生协会理事。从事美容外科工作 20 多年,擅长双眼皮治疗、眼睑下垂治疗、倒睫治疗、上提治疗。